一句正确的废话:人没有了融期策略,要房子干什么?
专家说,房子市场淡了,是因为人口出生率降了。很多人说,老百姓不生孩子了,市场需求下降。还有人这样反驳:人没有了,要房子干什么?
而实际上,从人口减少推定楼市的未来,方法论上不成立,
首先,经济学不是哲学,经济学根本不关心“人没有了,要房子干什么”这种废话,因为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是14亿人口大国,不存在假设人没了的终极归谬。
经济关心的是楼市连续四年的下跌趋势,原因是什么?
当然,四年下跌趋势,一定有人口因素,但是融期策略,把这个问题的根本推到人口减少,全归咎于人口减少,就掩盖了。
吴晓求说了楼市的一个基本事实:令人发指。更根本的原因不是出生率下降,那是预期,不是现实,现实是中国居民收入与房价比,太高了。
你看看深圳,房价收入比30以上,意思普通人工作30年不吃不喝才买得起房,哪怕在三四线,以前都是15的房价收入比。
现在呢?虽然房价降了,但是对于很多还没有买房,想要买房的人来说,房价收入比就更高。
如果要论人,我国现在还有几亿人没有入城,不是真的人没了。比如2024年城市人口9亿多,还有5亿非城市人口。按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计算,理论上还需要200亿平方米;
如果按美国人均住房面积60平方米计算融期策略,还需要300亿平方米;
而且,我国20年房龄以上的住房,按马光远的数据,已经达到三分之二,这又是一个天量级的潜在需求。所以房子降价就不是需求的问题,和人有点关系,但是不是核心。
说白了。你拼命创造生命,房子就成朝阳产业?如果居民收入占比过低,人越多越贫穷,同样是越买不起房。
比如曹德旺,美国的房产6000㎡,是因为他家有那么多人的能力吗?因为他有超常的创造生命的能力吗?不是,核心是因为他不差钱。
再问一句:如果口袋有钱,收入高且稳定,你现在已经住了20多年的老房子,要不要换好点品质的?
所以,这个简单的道理,不需要大众去做哲学的思考:人没了,要房子干什么?
那是废话:人没了,还要地球干什么?
网友们认为:“巨大人口国,人还严重太多,如果二、 三亿人,大家都可以住在一二线城市主城区,都过的很好,落后的三线及以下城乡,都不用住人,只作为自然保护区。”
“香港的人口出生率很低,但房价高;非洲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很高,但房价低。”
“还有几亿人没有入城,问题是这些人没有入城的需求也缺乏购买力,对买房子这种需求乎可以忽略。”你怎么看?
诚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